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这届年轻人,在便利店找回生活(2)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元气森林前研发总监叶素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元气森林也是从校园里的小超市,逐步扩大写字楼的便利店,成功圈住学生、职场白领这些目标客

元气森林前研发总监叶素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元气森林也是从校园里的小超市,逐步扩大写字楼的便利店,成功圈住学生、职场白领这些目标客群。而目前农夫山泉的苏打气泡水、百事可乐的bubly微笑趣泡,以及可口可乐旗下的小宇宙AH—HA气泡水,也都开始加大便利店的渠道投入,抢占年轻市场。便利店无疑是当下最受关注的线下商业形态之一。

在最近一期活动中,便利店调酒、便利店自制饮料、马克定食等各式各样的创意吃法被当作分享主题,年轻人们一边交流便利店有哪些美食,一边参考美食博主们分享的“灵感菜单”亲自到线下便利店里完成一次自制美食。

至于动手调酒,更像是年轻人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基于“现在就要”的消费哲学,在几乎每天都会去的“都市白领餐厅”,追逐一次属于年轻人的潮流,综合成本不高,时间条件允许,于是千千万万年轻人隔着网络共同制造一次狂欢,不但合理也非常有必要。

只是从家到楼下的距离,漂泊在都市里的灵魂,就能在便利店的货架上找到熟悉的家乡味,或是心心念念了很久却一直未能成行的目的地的味道。他们还可以透过橱窗看到街道上灯火,在往来的人流中看见生活的样子。所以,便利店是真正适合独自喝酒的公开场合。

所以24小时提供服务的便利店,为忙碌的都市生活提供了最优解。在楼下便利店里买一份早餐带着去上班,早上就可以多睡两分钟;错过了午饭时间,便利店里也能买到一份足够饱腹的饭团或盒饭;开完工作会议还要去赶高铁或飞机时,也可以在地铁口的便利店里买上一份小零食或饮品带着路上吃。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便利店就像一个永远有效的Plan B,时刻等待给被生活的木棍敲蒙了年轻人一点喘气的机会。

作者|白露

惊蛰研究所在小红书平台搜索发现,有近100万篇关于“便利店”的笔记,其中有不少内容把便利店当成了打卡和探店的对象,有些用户则会围绕“今天吃什么”的话题,在笔记里分享自己在便利店发现的美食以及自制的“灵感菜单”,还有一些人会悄悄记录下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在这里,关于便利店的话题,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货币。

被冠以“便利”之名,足以显示便利店的价值所在,而这份随时随地可以拥有的便利,主要来自于成千上万个小小的门店所组成的线下经营网络。今年9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便利店饱和度达到2500人/店,这意味着平均每2500人就可以共享一间便利店的服务。

不论是餐厅、酒吧还是KTV,能够喝酒的公开场所,通常都不是适合独处的空间。而深夜的便利店冬暖夏凉还安静,不但有酒,也有各种可以用来当作下酒菜的小吃。在这里独自小酌一杯,社畜可以缓解深夜加班后的工作压力,社恐也不必担心会有不适。更关键的是,这里离真实的生活更近。

值得一提的是,无糖气泡水的爆红也是因为乘上了便利店的东风。与大型商超相比,便利店虽然SKU略少,但目标客群更加集中在年轻群体。而无糖气泡水无论是在“0蔗糖0脂0卡”的健康概念,还是在略高于碳酸饮料的定价方面,显然更符合年轻客群的实际需求和消费能力。因此,看上去客流量更小的便利店,反而让无糖气泡水产品找到了链接目标客群最短的路径,得以顺利出圈。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监测报告》指出,22.5%的21岁及以下消费者一天至少去便利店一次,22岁至40岁群体超过一半在便利店每周消费数次。分析师指出,上学、上班群体的生活节奏较快,便利店满足了人们饮食和日用品所需,因此逐渐融入年轻群体的生活中。

这种围绕美食展开的话题,也意外地将线上线下的场景串联到了一起,而这正是便利店和快消品牌们所乐于看到的现象。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其实一直以来,很多普通消费者对于便利店都存在一种误解,很多人发现便利店里的商品售价比商超和路边夫妻店里都要高,但年轻人仍然会对便利店情有独钟,这就是妥妥的智商税。但事实是,对于都市打工人而言,距离近、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最能满足他们“现在就要”的消费需求。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网址: http://www.zgqnyj.cn/zonghexinwen/2022/0927/1559.html



上一篇:促进青年交流 推动互学互鉴
下一篇:四川自贡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青年研究投稿 | 中国青年研究编辑部| 中国青年研究版面费 | 中国青年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青年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