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青年研究版面费是多[04/29]
- · 《中国青年研究》投稿方[04/29]
- · 《中国青年研究》数据库[04/29]
- · 《中国青年研究》期刊栏[04/29]
这届年轻人,在便利店找回生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其中微博话题#便利店美食卷起来了#下出现了活动主题视频、罗森便利店必吃清单、便利店自制饮品的视频和图文内容。抖音平台的#超好吃补给站 话题下,则集中产生了许多罗森“今天
其中微博话题#便利店美食卷起来了#下出现了活动主题视频、罗森便利店必吃清单、便利店自制饮品的视频和图文内容。抖音平台的#超好吃补给站 话题下,则集中产生了许多罗森“今天吃什么”定制主题店的实拍内容。
不难理解,当下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是快节奏的,他们无法慢下来好好享受一顿午餐,也难以奢望在工作日准时下班后,为自己做上一桌家乡味道的晚饭。他们更多的是,在超长的工作时间和繁多的工作安排下,打乱了原本的三餐规律,只好在工作的间隙里去找回一些生活的体验和意义。
在年轻人眼里便利店是白领餐厅也是深夜食堂,但连锁便利店品牌们更愿意变成爆款发源地和潮流制造机。最近几年,以罗森、便利蜂为代表的便利店品牌,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扮演快消品牌的销售渠道,而是通过一系列运营手段主动制造人气爆款,这不但让它们成功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也让自身的品牌印象提前占据了年轻群体的心智。
如此说来,相对于星巴克所谓的“第三空间”,便利店更像是都市年轻人们的精神绿洲,他们在这里同时填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空虚,也因此把这里当作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中转站。也难怪便利店连锁品牌们,会在最近几年开启疯狂扩张的步伐。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便利店总量为9.1万家,截至2021年末达到25.3万家,其中仅品牌连锁便利店的数量就超过了16.3万家。在年轻人和便利店的双向奔赴背后,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正不断上演都市传说,也让传统零售渠道拥有了新身份。
明明是自嘲996打工人、连饭都懒得做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在便利店里喝酒,而且还要自己动手调酒?这个问题不难解答。
当年轻人在便利店找回生活,便利店和内容社区也从中找到了新的商机。年轻人对便利店依赖背后,是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对线下零售渠道的一次变革,当更多生活的需求在便利店得到满足,零售渠道就不只是终端的销售场景,更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不仅藏着都市年轻人生活中闪光的一页,也正酝酿着零售渠道和快消品牌的全新发展趋势。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年轻人对便利店的依赖促使他们会在内容社区交流关于便利店美食的话题,便利店和快消品牌们也乐于看到这种现象。而作为第三方内容平台的小红书,也在尝试联合便利店将“超好吃补给站”的平台活动,打造成覆盖全网的美食IP。
在便利店们为爆款而内卷的时候,年轻人就成了受益者。他们会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在便利店找到最新奇的产品,他们也热衷于分享自己在便利店里的“新发现”,或者是跟随小红书、抖音和微博里最新最热的话题,在便利店展开一场探索之旅。便利店也因此成了快消品牌面向年轻人的种草基地。
最近两次的“超好吃补给站”活动,小红书分别以“人生五味便利店”、“今天吃什么”两个主题,切入年轻人与便利店关系。小红书在站内发起的互动话题,吸引了众多用户产生丰富的UGC内容,还有用户自发地将“今天吃什么”的活动物料进行二次创作,并且在微博和抖音平台形成了大规模的二次传播。
当年轻人在肉体和心灵上对便利店形成了依赖,一切围绕便利店和美食的内容也有了商业价值。这一点,在点评平台上已经被反复论证。在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上,更有美食博主们专门以大众点评必吃榜和《黑珍珠餐厅指南》两大美食榜单为线索,制作探店、评测向的视频内容。于是,在用户真实评价和美食自媒体的共同作用下,大众点评也收获了两大美食IP,为其打通线上线下的商业场景不断创造价值。
便利店的规模化扩张,的确让消费者们享受到更多的方便。在被网友们称为“便利店之都”的上海,15家重点连锁便利店企业的合计门店总数超过6200家。不论是在陆家嘴格子间里为明天而奋斗的金融白领,还是从外地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在街头巷尾的便利店里找到零食便当、饮料酒水解决基础的生活所需,甚至是雨伞、文具、数据线等日用百货。
便利店也不只是可以解决一日三餐,还是消解生活压力的完美空间。在小红书查阅便利店相关的内容时,惊蛰研究所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最新一期的平台活动中,有不少用户参与了便利店调酒的话题,并且手把手地分享如何用野格、气泡水和便利店提供的冰杯完成一杯“便利店特调”。随后,这些话题又在抖音、微博等其他平台引发了全网热议。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网址: http://www.zgqnyj.cn/zonghexinwen/2022/0927/1559.html
上一篇:促进青年交流 推动互学互鉴
下一篇:四川自贡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