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青年研究版面费是多[04/29]
- · 《中国青年研究》投稿方[04/29]
- · 《中国青年研究》数据库[04/29]
- · 《中国青年研究》期刊栏[04/29]
对于选择早婚 六位“95后”年轻人这样说(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年龄:26岁 “我们的情况,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 讲述人:小殷 12月21日,我收到他的微信:“呃”“我们”“去领证吧”,三条短消息,再加一个可爱的
年龄:26岁
“我们的情况,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
讲述人:小殷
12月21日,我收到他的微信:“呃”“我们”“去领证吧”,三条短消息,再加一个可爱的表情包,这就是他求婚的方式。
职业:家庭主妇、微商
讲述人:小林
我们第一次见面彼此心里就有感觉,得知对方的真实年龄后却都犹豫了。
城市:北京
宝宝是她决定留下的。她说不想剥夺我当爸爸的权利,不想剥夺家里老人盼孙儿孙女的念想。而我犹豫的是,我是应届毕业生,年初才结束实习,入职目前所在的医院还不满三个月,一穷二白,太委屈她了。
因为有底气,所以我坚定不移地选择要二胎。
年龄:22岁
“因为有底气,我坚定不移要二胎”
近日,“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登上微博热搜。媒体报道称,部分青年研究机构、高校、媒体有关大学生婚育观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走入婚姻。百度热搜数据显示,18-24岁年轻人有关“结婚”的问题搜索排行前10位中有两项都与结婚年龄有关。
后来,我不想再异地,就让他回国领证。我不注重仪式,连婚礼都没办。在我眼里,喜欢大过天。
后来,周围几个新小区同时开盘,分散了认购人群,看中的房源没想象中难买。我们的积分算是被“浪费”了,有点可惜。
“求学路上完成结婚生娃两件大事”
职业:医护人员
学习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孩子中途醒来找妈妈,我还是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他。看着孩子,作为母亲的身份就不由自主地高于其他一切了。
大学毕业后,我瞒着家人和他一起回家,全职备考公务员。
在一起几个月后,他把我“骗”回家。原以为只是在他家楼下短暂逗留,不承想他的家人早在窗前守候张望,我“见家长”的时间也被迫提前。
2022年,博士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我生下二宝,完成一篇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发表。今年27岁的我在求学路上完成了结婚、生娃两件“人生大事”。
很幸运,我们遇到了对的人。
他比我大5岁。上小学时,我就很欣赏他,但因为年龄差异没有太多往来。到了高中,他们全家去了日本,我们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上大学那年,我们的交流突然增多,也确定了恋爱关系。
研一暑假,在朋友推荐下,我花300元在一个相亲公众号录入了信息。不到一个月,公众号为我匹配了一位男生:医学博士、同在武汉、比我大8岁。他满足我对另一半的学历期待,我们也很聊得来,相处一个月后开始正式交往。
讲述人:小耿
城市:北京
“我们线上敲定了结婚这件事”
婚龄:1个月
生育情况:两娃
成都的公务员我没考上,成都的房我们买不起,那就考回小县城吧。今年,“一战”失利的我们双双“上岸”了宜宾当地某县城的公务员。
城市:四川宜宾某县城
他父母挺早就开始看房,去年末确定小区,准备买房时就跟我提出来了。
城市:河北石家庄
讲述人:阿雯
我2000年,她1989年,大我11岁。我们相识于酒吧兼职。她为写作体验陌生领域,我在假期打工赚钱。她没想到我是00后,我以为她也是兼职大学生。
如果不是买房,我们可能不会这么着急。得知我结婚,朋友们第一反应是“震惊”。一个“不想生孩子的叛逆女青年”为什么这么早结婚?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龄:24岁
城市:上海
婚龄:2年3个月
按照预想,我俩可能两年左右结婚,婚后三五年再要孩子。我们甚至考虑到,如果她年纪大了,生育有难度,到时候能生就生,不能生就算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六位“95后”。他们的故事中,有人在大学时选择做家庭主妇,有人读博期间生下“二孩”,也有人刚刚毕业在职场打拼,就成为了准爸爸。他们或为买房积分,或因意外怀孕,更多则是爱情使然。在经济、生理、感情等诸多因素轮番博弈后,婚姻作为一种结果呈现。或许,结婚不在早晚,只在等到那个对的人来。
不久后,我们开始实习,有他在的出租屋成为我在成都唯一的家。在频繁出差、加班到晚上10点、3小时通勤的压力下,他仍能用向日葵、蛋糕、气球和LED灯装点我的生活。
讲述人:小苏
生育情况:准爸爸
我想强调,早婚不一定是惊喜,只是一个选择。婚姻很难保证几十年如一日都会完美如初,享受当下美好的同时,也要有接受未来变故的准备。如果有一天不快乐了,要有蹦出来的勇气。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网址: http://www.zgqnyj.cn/zonghexinwen/2022/0909/1547.html